Macbook Pro 2017 開箱心得
「辛苦了,老朋友」
各位好,自從2011年後,我就踏入了蘋果這個大家族,從一開始的陌生,到現在7個年頭,因為自己的興趣,也算是累積了不少心得,我的MacBook Pro Late 2011年雖然經歷了SSD改造以及外接螢幕等延長它壽命的方法,但終究因為我做的事情越來越多,也越來越吃效能,到了是時候讓他功成身退,迎接下一代的繼承人,也就是本次的主角「MacBook Pro 13 inch with Touch Bar 2017 」的時候了,由於這次的升級幅度非常大,效能等方面的提升是一定的,這裡就不再著墨於這些介紹,我會點出跟以往不同的功能,並闡述這些更新帶來的方便以及改變。
時代的眼淚 |
- Retina 螢幕
從2010年iPhone 4介紹了Retina 螢幕後過了2年,他被放上了MacBook Pro 上,讓筆電的畫面又到了另一個新高度,而這次的版本更是將這螢幕擁有P3廣色域,從看了6年的1280x800一瞬間跳躍到這樣的解析度,那個體驗真的是只能說令人驚艷了,iPhone的照片同步到電腦上後,完全不感覺遜色,甚至就連我外接上了我的1080p螢幕,也完全無法比上Retina的細膩度,可以說是隨身帶了一個專業級的螢幕,做任何圖像面的事情都能得心應手。
- SSD
關於SSD啊,真的是只能說用了就回不去,更別說是PCIE介面的SSD,只能說是光速來形容,不論在開啟軟體或文件,反應時間都非常快速,讓處理作業時能節省更多時間。
迅速的讀寫速度是SSD的優勢 |
- 二代蝶式鍵盤
對於新的鍵盤,我實際打了半個月的感覺是敲擊確實精準了許多,但因為鍵盤較淺,故一開始會有點不適應,但久了就會習慣此鍵盤了,不過近期蘋果開始徵召了鍵盤有問題的款式,如果覺得鍵盤有問題,不妨去授權中心檢查。
- Thunderbolt 3
從Macbook 開始蘋果將Type-C介面放在電腦中,使電腦的薄度又更薄了,而針對Macbook Pro,蘋果更是放上了Thunderbolt 3這個效能級的介面,這邊要簡單科普一下:
Type-C是一個外型,而USB 3.1、Thunderbolt 3則是不同的傳輸標準
MacBook 的Type-C 為USB3.1,速度為 5Gb/s
MacBook Pro 的Type-C 為Thunderbolt 3,速度為40Gb/s
而Thunderbolt 一直以來的特色就是可以進行串接,而擁有這個介面後,Mac的可擴充性變得更大了,例如在macOS10.13.4開始支援的外接顯示卡,就非常適合影像工作者,而硬碟陣列的串聯,更是可以將大量資料存放在外部硬碟中,傳輸速度也不會打折扣,甚至有些螢幕可以直接一起支援畫面以及電源的輸入輸出,簡單來說,Type-C勢必是未來的趨勢,未來將會有更多周邊擁有此介面,而蘋果只是又早了好幾步放在自家的商品中。
(圖片來源:蘋果官網) |
- 我目前的Type-c 方案
這次大更新,我也有先考量到了這個介面所帶來的改變,於是我分別先購入了以下商品:
1.Innowatt Dock Pro+
這個可以說是非常適合出門隨身攜帶的小物,他利用兩個Type-C槽,擴充並得到以下介面:
圖片來源:innowatt官網 |
可以看到他幾乎把目前常用的介面給全包了,且體積小方便攜帶,瞬間解決舊有裝置共用問題,但由於他是完全吃電腦的電,故有些需要較大電壓的就無法運行,例如我的機械式鍵盤,但作為外出日常使用,搭配原本就有的USB 或者記憶卡是完全沒問題的,非常推薦入手一個。
2. SanDisk Ultra 32GB Type-C USB3.1 OTG
雖說有上面的Hub可以解決裝置共用的問題,但為了讓檔案傳輸更加便利,我還是選擇購買一個雙頭的隨身碟,SanDisk的這款就非常經濟實惠,他一共有32、64、128G等版本,最大個特色當然就是一頭為Type-C介面,可以直接插上我的電腦,並且他可以達到150Mb/s的讀寫,而當我需要分享給朋友時,他只需要使用另一頭的傳統USB介面即可,當然除了這品牌外,其他品牌也有推出類似的雙頭介面,各位可以根據自己的預算去考量。
3.Type-C to HDMI
在還沒有購入支援Type-C的螢幕前,以及考慮到之後外出的需求,影像輸出部分HDMI依然是主流,於是我購入了Type-C to HDMI的影音傳輸線,以利我能直接接上螢幕無需其他的轉接器。
4.USB-C 對 Lightning 連接線
購買這條線的理由,除了方便之外,還有一個關鍵理由,就是當電腦在充電時,如果是用這條連接手機,他將會直接從電腦的充電器分出來一部份給手機充電,所以手機並不是透過電腦的電,而是電源供應器的電,非常的方便且不會消耗到電腦的電。
圖片來源:蘋果官網 |
- 接續互通
這個極為好用的功能我上次有專門寫一篇去討論(傳送門),這邊僅是補充,如果讀者有在用使用W1晶片的耳機,例如AirPod、Beat 3代系列,就可以在所有登入相同帳號的蘋果裝置中,直接切換耳機,不用再重新配對。
- Touch Bar/Touch ID
最後的最後,當然就是要來說一下Touch Bar,這個在新款MacBook Pro上的全新交互方式,他取代了我們用了好多年的Fn功能鍵,用一條螢幕取而代之,並針對不同的App來去做更動以及調整,例如在照片上,他會變成一個預覽條,讓我們可以充分利用Retina 螢幕去好好的瀏覽照片,不被其他東西干擾,而照片編輯時,也可以利用Touch Bar去做編輯,那個感覺就好像用手機似的直覺,而在文件編輯方面,他就會變成一個快速的文字編輯工具,如果是在上網,它就變成每一個標籤的縮圖,這個功能讓我想到當時第一隻iPhone發表時,賈伯斯說的一句話:「鍵盤無法跟著環境改變」,但終究,電腦和手機仍然是兩個分開的事物,太過極端反而會造成使用者的反彈,Touch Bar提供了一個很好的平衡,比如Mac上有很多實用的熱鍵,但不是所有人都會記住所有的熱鍵,熱鍵的目的本來就是為了節省我們的時間,我在Finder的Touch Bar上,調整了幾個我很常用的功能,例如新增資料夾、分享、標籤等,甚至Siri我也常常去觸發使用,而在相片中,我也很常去利用Touch Bar來編輯照片,不論是數值的調整,還是濾鏡的預覽,以及裁切傾斜等,都能直接用觸控的方式去完成,就智慧手機一樣,新的事物都是需要學習的,重點在於找出自己的「最佳使用方法」,而Touch ID,在iPhone上再熟悉不過的功能,為Mac增添了更好的防護以及便利性。
總結:
就如同我開頭所說的,這次對我來說是一個很大幅度的升級,恰好今年秋季發佈的macOS 10.14,也正式宣布不支援2011年的機種,MacBook Pro 2011 年款陪我走過了大學四年,不論是任何任務他都很好地完成,而是時侯該跟這位老朋友說再見的時候而這次久違的更新,再次讓我感受到了蘋果對於Pro系列的堅持,在短短的幾週中,各種新的功能讓我時常埋首其中,而如果預算相對吃緊的讀者,我會推薦沒有Touch Bar的版本,在效能上也已經很足夠,等到今年秋季新的系統釋出時,這邊也會第一手更新體驗並分享相關心得給各位。
「歡迎,新夥伴」
轉貼本文時禁止修改,禁止商業使用,並且必須註明來自部落格Tech in life,及附上原文連結
留言
張貼留言